聚焦︱煤炭检测是否针对澳大利亚?外交部连答三问
近期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电力供应偏紧,国家发改委日前回应称,目前已会同相关部门企业,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电力需求,确保电力供应总体平稳有序。
近日,在泰州举行的首届太阳谷异质结国际论坛上,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异质结电池大规模产业化即将到来。爱康长兴基地异质结电池流片(试生产电池片)下线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2020年国内已经实现异质结设备的国产化,设备投资成本降低到约5亿元/GW,预计明年可以降低到4.5亿元左右,随着设备智能化提升,可以提高异质结电池的效率,预计异质结设备降本后,量产平均效率可以突破25%。王可认为,从电站收益的角度,异质结电池已经具备替代PERC电池的条件。中泰证券分析师王可表示,在组件封装环节,异质结电池比目前的perc电池成本略低,异质结电池的高成本主要在电池工艺环节,最终异质结组件的成本要比perc组件的高约0.2元/瓦。捷佳伟创副总经理陈麒麟表示,异质结电池是超高效电池的发动引擎,未来超高效率的电池技术,全部建构在异质结电池的基础上。异质结电池组件大规模扩产的经济逻辑已经确立,但整个产业大规模启动需要仍然需要产业项目的验证。
异质结电池普遍被认为是未来最具有希望替代现有PERC电池的两种电池技术之一。王可说,今年是异质结设备的元年,明年是异质结电池的元年。随着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5%目标的提出,加之度电成本持续下降,光伏产业不仅迎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其不断增长的市场体量和项目经济效益使大量资本开始涌入
至关重要的是,MOF是多孔的,因此它们可与其他小分子形成复合材料。据最新一期《材料化学》杂志报道,英国科学家已经确定了一种可将太阳能存储数月乃至数年的特殊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随着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有望制造出能够存储更多能量的其他材料,从而带来另一种经济高效且可靠的能量存储方式。在MOF中,碳基分子通过连接金属离子形成结构。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材料的功能有点像用于暖手器供热的相变材料。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过去的研究也关注将太阳能存储在光电开关中,但通常需要将其保存在液体中。
不过,可对本研究中使用的设置进行调整来改善结果。转换为MOF复合固体意味着该系统更易于装配且化学稳定性也更高。但是,MOF的好处是它可以直接从太阳中捕获免费能源。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分子在MOF孔框架中停留的同时改变形状,有效地存储了能量。
图片来源:Science Alert网站如果人类想在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做得更好,科学家们就必须在寻找有效的能量存储方式上更加努力。该材料没有移动或电子部件,因此在存储和释放太阳能方面也不会损失。偶氮苯作为光开关一种分子机器,可对外部刺激(例如光或热)作出响应。通过添加吸收光的化合物偶氮苯分子,最终形成的复合材料能在室温下将吸收的紫外线能量储存至少四个月,然后再释放出来。
向复合MOF材料施加热量会触发能量的快速释放,该能量本身会散发出热量,然后可潜在地用于加热其他材料或设备。测试表明该材料一次可以保持数月的能量,但材料的能量密度却相对较低。
研究人员称,尽管该材料仍需做一些改进才能使其在商业上可行,但最终可用于为汽车挡风玻璃除冰,或为家庭和办公室提供额外的热量。像这样的光电开关在数据存储和药物输送中也有潜在的应用。
这是对目前大多数光响应材料所实现的能存储几天或几周能量的重大突破不过,可对本研究中使用的设置进行调整来改善结果。偶氮苯作为光开关一种分子机器,可对外部刺激(例如光或热)作出响应。像这样的光电开关在数据存储和药物输送中也有潜在的应用。转换为MOF复合固体意味着该系统更易于装配且化学稳定性也更高。研究人员称,尽管该材料仍需做一些改进才能使其在商业上可行,但最终可用于为汽车挡风玻璃除冰,或为家庭和办公室提供额外的热量。
在MOF中,碳基分子通过连接金属离子形成结构。测试表明该材料一次可以保持数月的能量,但材料的能量密度却相对较低。
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分子在MOF孔框架中停留的同时改变形状,有效地存储了能量。据最新一期《材料化学》杂志报道,英国科学家已经确定了一种可将太阳能存储数月乃至数年的特殊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
随着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有望制造出能够存储更多能量的其他材料,从而带来另一种经济高效且可靠的能量存储方式。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过去的研究也关注将太阳能存储在光电开关中,但通常需要将其保存在液体中。
但是,MOF的好处是它可以直接从太阳中捕获免费能源。通过添加吸收光的化合物偶氮苯分子,最终形成的复合材料能在室温下将吸收的紫外线能量储存至少四个月,然后再释放出来。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材料的功能有点像用于暖手器供热的相变材料。向复合MOF材料施加热量会触发能量的快速释放,该能量本身会散发出热量,然后可潜在地用于加热其他材料或设备。
图片来源:Science Alert网站如果人类想在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做得更好,科学家们就必须在寻找有效的能量存储方式上更加努力。至关重要的是,MOF是多孔的,因此它们可与其他小分子形成复合材料。
该材料没有移动或电子部件,因此在存储和释放太阳能方面也不会损失。这是对目前大多数光响应材料所实现的能存储几天或几周能量的重大突破
可能这才是未来十年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突破的隐藏关卡,1200GW的规模对于产业而言只是一个入门级任务。事实上,中国光伏人通过过去十年的的奋斗,已经彻底扭转了关键原材料、关键设备、市场三头在外的格局。
政策、需求、技术进步等多个因素,将综合影响究竟能有多少绿色能源能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回顾过去的光伏发展目标,装机规模的实际增速往往远超当时政策制定者的预期。技术创新将是推动装机规模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25%非化占比,能源革命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有专家估算,如果要达成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25%的自主贡献目标,光伏与风电的装机容量实际需要达到1600-2000GW的水平[1]。
对比来看,2017年中国的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就已经达到了53GW,即使是遭受531补贴新政冲击,新增装机有所下滑的2018年,依然实现了新增装机44GW。2021 年中国光伏发电将迎来全面平价上网,光伏技术创新将从全生命周期发电小时数、电站运维成本和系统造价成本三个维度带来的持续的度电成本下降:组件和系统集成的综合进步可使系统使用寿命延长到30年甚至更长;自动化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智能运维,在保证综合发电量的同时将降低电站人工运维成本;金刚线细线化、大尺寸、降低拉棒电耗等措施,将进一步降低组件的材料和能耗成本;电池效率从 20%向 30%迈进,在降低单瓦成本的同时,摊薄土地费用和厂区施工,支架,电气设备和管理费用等非材料成本。
从0到1的突破,不只发生在互联网科技行业。最大的制约实际上来自于巨量光伏电量的消纳问题。
基于2030年1200GW目标的匡算,未来10年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新增容量空间大约为730GW,其中留给光伏的年均新增容量仅为43GW左右。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